真虫草头部有明显环纹,虫体有8对足(中间4对最突出),断面呈乳白色"V"形消化腺;假虫草环纹模糊,足部数量错乱,断面颜色发灰且无腺体。看下面这张对比图更直观——真虫草(左)虫体自然弯曲,草头黑棕渐变色;假虫草(右)虫体僵直,草头染色痕迹明显。

虫草真假辨别方法图解

说实话,现在市场上假虫草比新冠时期的口罩还多。先看这张对比图:真虫草虫体像蚕宝宝,背上每3环就有一道深色纹路,假货的纹路就跟小学生画的一样歪歪扭扭。

真假虫草的区别图片 虫草怎么辨别真假的方法

去年西藏那曲查获的30吨假虫草,全是拿面粉、石膏掺胶水做的,掰开断面跟水泥块似的。

重点来了:真虫草草头(子座)一定比虫体短,​ 你比如说0.8克的虫草,草头最多1厘米长。那些草头超过虫体两倍的,十有八九是亚香棒虫草冒充的。有个朋友去年在直播间买的"特价虫草",拿水一泡整杯水都变黄了——正经虫草泡水顶多带点淡黄色,哪会掉色跟染布似的!

咱们再说说细节:真虫草足部排列是前3对退化成小点,中间4对特别粗壮,最后1对在尾部像小尾巴。 造假的可没这耐心,经常把足部做成6对或者10对。上个月杭州检测局公布的数据,市面上43%的假虫草足部数量都不对。

建议随身带个20倍放大镜:​ 真虫草表面有密麻麻的绒毛,跟猕猴桃表皮似的;假货要么光滑得反光,要么绒毛做得像插牙签。记住啊,看到虫体发亮像抹了油的,赶紧绕道走!

冬虫夏草真假泡水后对比

泡水这招真是照妖镜,真虫草泡2小时后,水会变成琥珀色,虫体膨胀1.5倍左右,草头竖着飘在水里。 去年有个养生馆老板跟我吐槽,他进的货泡水后整杯水浑得像泥汤,虫草还沉底了——结果送去检测,全是注了铅粉增重的假货。

特别注意泡水后的气味:​ 真虫草带着股腥香味,有点像晒干的海鲜味道。要是闻到酸味或者霉味,八成是用硫磺熏过的。有数据显示,2019年后出现的"重制虫草",就是把发霉的便宜货漂白再加工,这种泡水后味道特别刺鼻。

看泡水后的变化:​ 真虫草的消化腺泡开后更明显,像条白线贯穿虫体。假货要么没这条线,要么线断断续续的。记得前年315曝光的那个案例吗?不良商家用土豆粉+明胶做虫草,泡水后整条虫草都化成一坨糊糊。

冷知识:​ 真虫草泡完晾干还能恢复原状,假货晒干后会开裂变形。下次泡完别急着扔,放阴凉处晾三天,要是变得跟烂树枝似的,赶紧找商家理论去!

虫草买大的好还是小的好

这事儿跟找对象一样,合适最重要。西藏那曲的4条/克虫草和三江源的6条/克虫草,有效成分其实差不到5%。 但市场上大规格虫草造假率高达67%,特别是那些声称"王级虫草"的,去年成都查获的假虫草里,90%都是超大规格的。

重点看草头比例:​ 优质虫草不管大小,草头长度都在虫体1/3以内。有些商家故意把小虫草的草头剪短冒充特级品,这种虫草断面会露出剪刀切口。去年青海监管部门公布的造假新招,就是用激光切割草头,切口平整得跟机器加工似的。

价格陷阱要注意:​ 同样产地的虫草,4条/克和6条/克的价格能差一倍多。但检测数据表明,虫草酸和虫草素的含量差距才8%左右。除非是送人讲究排场,自己吃真没必要追大规格。

建议优先选带完整包装的:​ 现在正规厂商的包装袋都有防伪涂层,用手搓5秒会显现隐形logo。散装虫草就算再便宜也别碰,去年厦门查获的走私虫草,90%都检测出重金属超标。

说实在的,买虫草这事儿就跟鉴宝似的,得多看多比较。下次去市场记得带个紫光灯——真虫草在紫光下会呈现暗红色荧光,假货要么没反应,要么亮得跟荧光棒似的。记住这些门道,保管你买到真东西!